中心自我革命化的独立建链一场去
dYdX独立建链:一场去中心化的自我革命
就在今年第二季度,加密圈的老牌选手dYdX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——要在Cosmos生态里打造自己的专属区块链。这个被称为V4版本的升级,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,它要彻底抛弃那个饱受诟病的中心化撮合引擎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DeFi发展的业内人士,我不禁要问:为什么dYdX要放弃现有的成熟架构,选择从头开始建链?这背后藏着怎样的一盘大棋?
dYdX的独特魅力
说实话,在众多DeFi项目中,dYdX一直是个特别的存在。记得2020年初那会儿,它可是以太坊Layer1上交易量最高的DEX。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点:首先,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Rollup并非万能的解决方案;其次,它生动演绎了"基础设施决定上层建筑"这个硬道理。在基础设施和应用的博弈中,dYdX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,底层技术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。
曲折的发展历程
说来讽刺,dYdX的困境恰恰始于DeFi最火爆的"夏季行情"。当时Uniswap异军突起,各种治理代币交易如火如荼,dYdX的用户像退潮一样流失。更糟的是,以太坊网络拥堵导致Gas费暴涨,我记得最高时一笔简单交易就要几十美元。作为需要频繁交易的衍生品平台,dYdX如果继续补贴用户手续费,不出几个月就会弹尽粮绝。这个生死关头,StarkWare就像及时雨一样出现了。
StarkWare的ZK Rollup技术确实帮了大忙,特别是它能处理复杂的衍生品交易,这和当时其他只能做简单转账的Rollup方案相比简直是降维打击。虽然要学习新的编程语言有点麻烦,但至少保住了dYdX的性命。后来dYdX能成为行业龙头,这段转型经历功不可没。
隐藏的"身份危机"
但创始人安东尼奥心里始终有个疙瘩:dYdX虽然顶着"去中心化交易所"的名头,订单撮合却是中心化的。圈内人经常开玩笑说,这哪是DEX,分明是个"半中心化"的怪胎。我完全理解安东尼奥的困扰——在这个标榜去中心化的行业里,这种"表里不一"的状态确实尴尬。
破釜沉舟的V4革命
这次的V4升级,说白了就是要解决这个"身份认同"问题。新建的dYdX链把订单簿和撮合引擎全部去中心化,彻底摘掉"混合交易所"的帽子。更激进的是,基金会和公司要完全退出治理,交易费收益直接分给代币持有者。这种"壮士断腕"的决心,在当前的DeFi圈实属罕见。
有人批评dYdX离开以太坊是开倒车,但以我多年的观察来看,恰恰是这次独立建链,才让它真正实现了去中心化的承诺。这不禁让我思考:Rollup可能只是个过渡方案,而以太坊的安全性,也未必是所有项目追求去中心化的唯一路径。
未来的不确定性
V4上线才一个月,现在断言成败还为时过早。但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行业变革的老兵,我坚信独立的Layer1对dYdX这样的专业应用来说必不可少。看着它一路走来,从濒临倒闭到绝地反击,再到现在的自我革命,我真心希望这次豪赌能够成功。毕竟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加密世界,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,往往比墨守成规的稳妥更值得尊敬。
(责任编辑:视点)
-
说起比特币,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个神奇的存在!作为全球第一个真正成功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,它彻底打破了我们对货币的传统认知。最酷的是,比特币完全不需要银行或者政府这样的中央机构来背书,而是通过点对点的网络技术自主运行。比特币的运作原理想象一下,有一个全球共享的大账本,每个人都能看到上面的交易记录,这就是比特币的核心技术——区块链。但别担心隐私问题,虽然交易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,但用户的真实身份却是隐藏的,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常常对当前公链的隐私现状感到无奈。想象一下,你在银行的所有转账记录都被挂在墙上公示,这难道不荒谬吗?但这就是当前大多数区块链的真实写照。隐私保护的瓶颈在哪里?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现有的零知识证明方案在处理"共享私密状态"时就像是个笨拙的搬运工。就以我最近参与的一个链上投票项目为例,虽然Aztec这样的方案可以实现个人投票隐私,但当需要实时统计加密选票时,整... ...[详细]
-
转眼间,香港那份备受瞩目的《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》已经发布整整一年了。记得去年刚出台时,整个Web3圈都沸腾了——终于有个国际金融中心愿意张开双臂拥抱加密行业了!这一年里,香港确实没让大家失望,从政策创新到监管框架,再到风险管理,都在努力为创业者们打造一个既安全又高效的发展环境。合规与野路子的天壤之别去年2月那份《咨询文件》出台时,我和几位圈内老友在香港中环一家咖啡馆讨论到深夜。最让我们... ...[详细]
-
每次看到新冒出来的铭文类Token项目,我总是忍不住想起2017年的ICO热潮。那时候大街小巷都在谈论区块链,现在铭文类Token似乎正在重演这一幕。说实话,这个领域的水真的很深。创新者的游戏场不得不说,有些铭文项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记得上个月有个团队在做艺术品确权,他们把梵高画作的数字指纹刻在链上,让收藏变得透明可信。这类项目让我看到了区块链技术真正的价值——它们不是在炒概念,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... ...[详细]
-
说来有趣,加密货币世界最近上演了一出"人人都想当地主"的大戏。就在你以为Layer1战局已经尘埃落定时,一些意想不到的重量级选手突然杀入战场。上周金融科技巨头Stripe的Tempo区块链亮相,紧接着USDC发行方Circle也推出了Arc链,这让我不禁想起那句老话:在加密世界,没人甘心只做个租客。巨头们的区块链野心Stripe这次出手相当有意思。他们先是收购了Bridge和Privy两家公司,现... ...[详细]
-
谁能想到,在加密货币市场这个寒冬里,Coinbase的股价居然打了场漂亮翻身仗?11月27日这天,COIN的股价冲到了119.77美元,这可是整整18个月都没见过的风光了。作为在华尔街打拼多年的老金融人,我看到这个数字时差点把咖啡喷在显示器上——毕竟年初的时候,谁都不看好这家饱受争议的交易所。对手的滑铁卢,自己的狂欢这次股价飙升的时机特别耐人寻味。就在几天前,币安这个老对手栽了个大跟头——创始人C... ...[详细]
-
说真的,在这个市场里待久了就会发现,自律才是最好的投资策略。我经常跟学员说,你对待交易的态度,直接决定了账户数字的最终高度。就像昨天,我们36800的比特币多单和1997的以太坊多单,现在回头看看,比特币最高冲到37780,以太坊更是飙到2068,这波操作简直完美!我是周悦盈,一个深耕数字货币市场多年的分析师,今天继续带大家看看市场最新动向。比特币技术解析从日线来看,比特币昨天收了个十字星,这个信... ...[详细]
-
看着数字资产价格像过山车一样下坠,整个行业都在瑟瑟发抖。资金不断流出,项目接连崩溃,负面情绪像瘟疫一样蔓延。但就在这最艰难的时刻,一个意想不到的救世主出现了——加密游戏。这让我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时,电子游戏行业反而蓬勃发展,人们需要逃避现实的出口。寒冬中的暖阳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看到2023年加密游戏的数据时,着实吃了一惊。这个看似小众的市场不仅站稳了脚跟,还在持续升温。就像当年魔兽世界在中国市... ...[详细]
-
2017年的9月15日,注定成为中国币圈历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一天。那天下午,我在电脑前目睹了整个市场的疯狂,至今想起来手指都会不自觉地发抖。风暴前的宁静还记得"94禁令"刚出台时,业内朋友都长舒了一口气:"总算靴子落地了"。监管只是叫停了ICO融资,主流交易所还能继续交易比特币、以太坊这些"正规军"。我们这群老韭菜甚至偷偷庆幸——总算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币给清退了。那段时间,交易所的大户室里经常能听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最近几年新媒体市场的变革速度简直让人眼花缭乱。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广州曼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次真的玩出了新花样。重新定义新媒体赛道的玩家记得去年在深圳的一场数字营销峰会上,我就注意到这家公司的与众不同。他们的云智联 • 华众造金平台不是简单地跟风玩概念,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新媒体变现的痛点。就拿我一个做TikTok电商的朋友来说,之前为了跨境结算和流量变现愁白了... ...[详细]